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接受保《言论报》采访

2021-10-12 16:44

  2021年10月12日,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接受保《言论报》采访,就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和经验、中保关系与合作以及对保印象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全文如下:

  1、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无意取代谁,而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理由有无数条,但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谋复兴。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新征程上,中国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国际社会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共同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让更多国家、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2、您认为保加利亚可以如何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遇和成果惠及各方、造福世界。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额累计超过9.2万亿美元,已成为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中方愿同保加利亚等各方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则,建设更加紧密的“一带一路”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为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保加利亚是“一带一路”在巴尔干地区的重要节点。中保合作基础稳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经贸关系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未来我们愿与保方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做好中保政府间战略和规划对接,充分发挥中保政府间经济合作联委会等磋商机制及双方协会组织作用,创造务实合作的良好环境。二是推进设施联通,研究推动中欧班列向保加利亚延伸,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建设、新能源领域项目、电商等领域开发与合作。三是促进贸易畅通,便利签证、物流通关等条件,利用好各类展会平台,促进中保贸易升级。四是加强资金融通,探索形成更为灵活务实的投融资模式,为中保大型项目合作输血助力。五是促进民心相通,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

  3、请问您对保加利亚印象如何?

  来到保加利亚两年半了,我和夫人越来越喜欢这个“玫瑰之国”。保加利亚独特的文化,美丽的风景,以及淳朴热情的人民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我们喜欢漫步在大街小巷,感受城市的古老与现代,也喜欢登高望远,领略保加利亚山河的壮丽。我们登过黑峰,俯瞰过里拉七湖,在索索坡古城流连过,在多瑙河边徜徉过,在罗多彼山区体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卡赞勒克参加玫瑰节巡游,在索非亚和民众共跳霍罗舞迎接新年......

  我们爱上了这里的美味特产——从土豆、芸豆到樱桃、粉红西红柿到烤肉肠、葡萄酒,还学会了制作保式沙拉、巴尼察、酸奶、玫瑰酱等等。我们甚至还有一些农场主朋友。感谢他们的大方和好客,让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观看采收土豆的场面,感受薰衣草和大马士革玫瑰的芬芳,享受亲手采摘各种水果的乐趣。大家可以从我们使馆的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embassyinbulgaria)上看到我们这些有意思的活动。

  我期待,疫情过后,我们能访问更多的城市,参观更多的博物馆,聆听更多的音乐会,接待更多的大小朋友,加深对这块“宝地”及其人民的了解。

  当然,我们不会忘记作为外交官的重要职责,那就是致力于中保友好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新冠疫情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我们依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与保政府、各界人士及民众的沟通和交流,保持两国合作的发展势头。在此,我衷心祝愿保加利亚早日彻底战胜疫情,祝愿保加利亚人民安康幸福!

  4、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国经贸文化关系?

  中保建交72年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欧合作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以及双方共同推动下,两国经贸、文化关系日益密切。为进一步促进双边务实合作、增进彼此文化认同,我们有以下设想:

  经贸领域,以发展规划对接为引领,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保加利亚“2030国家发展规划”的对接。重点推进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项目开发合作。稳步推进中国—中东欧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支持保方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展会。拓展地方合作,加强索非亚、普洛夫迪夫、瓦尔纳、大特尔诺沃等区市与中国江西、江苏、浙江、陕西等省区间经济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在人文领域,中保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不尽相同,但同时又具有相容性和互补性,构成两国加强文化交流的坚实基础。为持续推进双边文化交流,深化中保文化关系,今年年初,双方签署了新一轮文化合作计划,对未来4年双边文化合作进行了规划。在合作计划的框架内,今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在双方艺术家共同创作、互荐艺术作品、参与对方重大艺术节庆活动、译介双方重要现当代文学作品等领域都进行了有益尝试。此外,双方在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在推动中。新冠疫情过去后,我们愿积极推动更多文化艺术团体互访交流。

  5、中国模式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贫穷国家的吸引力有哪些?

  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时代发展特征,准确把握中国国情,以人为本,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绝不输出“中国模式”,但如果一些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感兴趣,我们愿意讨论、分享。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对扶贫做得像中国这么投入,没有哪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到居住条件、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二是坚持互利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认为,世界不同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之间应当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而不是搞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始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找到最合适的道路,才能行稳致远。

  6、请问中国如何应对我们所见证的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发起的“新冷战”?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人类已进入21世纪,竟还有人跳出来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新冷战”,想拉下新的铁幕、煽动民意对立、把世界重新推入动荡与分裂,这是公然蔑视人类的进步和智慧,公然大开历史倒车,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与大多数国家愿望背道而驰,注定不得人心。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方坚决反对人为制造所谓“新冷战”,更不会让这样的阴谋得逞。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和合”的国家,秉持“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中方一贯反对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的危险做法。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就是为了超越不同制度的分歧,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形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共同奋斗方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持之以恒做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人类社会繁荣、稳定、永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我们注意到,最近美方表示,无意遏制中国发展,不搞“新冷战”。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路。